義大利麵通稱Pasta ,然而最容易吃到和被接受的應該是Spaghetti 義大利肉醬麵

義大利麵的紅醬--番茄紅醬

DSC_3543

材料:

洋蔥 1~2 個 (大1 小2)

牛絞肉 300~500g

義大利紅醬罐 1瓶 (約375~500 ml)

綜合義大利香草 1t

做法:

1.洋蔥切碎,用少許橄欖油炒香

2.加入絞肉炒熟炒乾收水

3.再倒入意麵紅醬罐煮

4.加入香草和肉桂葉墩煮入味即可

5.用大鍋水煮義大利麵條,加入少許鹽,中間不加冷水喔!

6.麵煮熟後淋上橄欖油,在拌上肉醬即可上桌享用

7.依個人口味可以灑上起士粉或是辣椒醬

 

這個是最簡單和基本偷懶的紅醬做法,野口已從牛大骨開始熬紅醬,哈哈!

有了這個紅醬汁後,就可以變出許多的食譜喔!


  

雅典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移民,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然這還看你移到怎樣的國家或地方而定。DSC_2883

有朋友從台北移到宜蘭過著消遙自在的日子,也有朋友不敢離開自己熟悉的生活圈方圓之外。

這國外移民就更不一樣了,像我移民了快十八年,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所以我選擇住在郊區,雖然不是太熱鬧但是不寂寞又很方便,四週走路就有美麗的海灘,也有著生活機能方便的一切所需。

語言交流雖然不是必須的條件,但是依舊是很重要的生活工具,尤其是住到了城市之外,如果無法說當地語言時真的是什麼事都不方便。

如果是做好了萬全的考慮和準備,買個已經開墾完善設備齊全的農莊,就搬到鄉下去過個農村生活也倒還好,就是花個錢換個不同的生活型態,過過癮又何嘗不可。

但是,如果只是花了錢買農場才要自己開始學習如何當農夫,這就風險太高了。

先需要對地上農作物有所了解,從栽種、施肥、剪枝、採果、到通路行銷...。

對於硬體設備都有專業認識,就算圍個圍籬都有很大的學問的,看不到的學問在木樁240Cm和180cm的差距,原來農場放牧之前,最重要的士得先做好圍欄,而圍欄的木樁需要夠長才能撐得住用鐵絲拉撐的力量,這些是外國人不懂的學問,不是找個老中來打下個木樁就好了,最後是動物還沒進場圍欄已經歪斜了。

這些看似簡單專業的常識,不是我們外國人能知道的,還是最好能有基本的外語溝通能力,因為在鄉下地方連要找任何工人大多只能英文溝通...。

雖然近年講中文的外移人口巨增,但也大多集中在城市和住宅區,除非遇上好心人或以高價聘請,要找到適合的人手是有相當程度的困難的。

不要忘記,農場裡的草和那些果子是會一直長,不會等你的,不是花得起錢買個農場就了事,買了農場之後事情才開始,千萬不要只是嚮往著外國農夫的生活,他們從小就磨練著這樣長大的,這些體能活和當地的專業知識是得付出相當的代價的。

請移民想當農夫的人,想清楚做好準備再出手,花錢當農夫很容易,但要當個快樂農夫不容易,別花了錢又傷身買煩惱。 

文章標籤

雅典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1188-copy    當我還在當女兒Liv的桿弟時,其實我通常只是幫她準備在場子上需要吃的喝的這類的事情,在高爾夫球用具和專業方面是完全不參予意見的。

說到這些體能補充的準備,通常她本人並沒有那樣在乎,就是至少有帶著水就好了。

但是媽媽都不是這樣的,就是怕孩子肚子餓怎麼可以呢?!

而每次這個發球的時間也都不一定,並非和吃飯時間有關係,所以常常準備的時候確實是不餓的,每次問她要吃什?總是隨便!或是不餓!但是等到了打了幾個洞之後,時間到了就會餓啊!(她可沒想這些)但是媽媽會想到的,還有常常比賽時他們有提供食物,但是又不一定是她會喜歡的(媽媽知道)。而比賽提供的食物只有給選手的,桿弟可要自行負責的。

所以,桿弟媽媽通常會幫她準備好她喜歡的食物,或是在球場咖啡屋買好食物,就說:你不餓你不吃但是我要吃...(通常我會多買,而且是準備給她的,到時候她可以吃她喜歡的食物,然後媽媽吃比賽單位提供的任何餐點)。

我們就這樣搞了很多年,她不部分時候是不會餓著的,因為有老媽在,直到有一天...,她快要去美國了,我們去豐盛灣比賽,還帶了她的另一個選手朋友同行,那一次我照樣問她們餓不餓?要不要買三明治?她還是說不餓。我提醒她晚一點會餓喔!雖然現在剛吃飽。(她還是有點嫌我囉嗦)

接著,走了半場時間也差不多了,我拿出我買的三明治,問她朋友要不要,她朋友拿走一個。然後我吃另一個,過不了多久她說肚子餓了,有沒有多西吃?

沒有!妳說妳不餓的。

她第一次很疑惑的看著我 (那ㄟ安呢?)

這次我狠心讓她餓肚子,然後告訴她:妳說不餓的,沒有人會為妳準備一個等妳餓的時候才吃的三明治。

妳一定要記得,目前世界上只有妳媽會知道妳等下會餓,可能會要吃...,而且沒有人知道妳喜歡吃什麼,妳老是說隨便就吃不到妳真的喜歡的東西,還把妳喜歡的留給妳。

妳要出門去了,在外面的世界該如何照顧自己?為自己的下一步準備,說明白自己的需要,沒有人會像妳媽一樣,不用妳說也會幫妳準備妳愛的食物,或妳需要的一切。

雖然有點捨不得她餓著肚子比賽,但是要讓她知道的事情是,要自己照顧自己了。不然只有餓肚子...

希望用一個沒吃到的三明治能教女兒的事情

 

 

文章標籤

雅典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因為貓兒有點欠安,孩子們的貼心表現,讓我在擔心貓咪之時還感受到無比的安慰。

看了獸醫至少安心不少,但是口袋又多個缺口,可惜沒有多個孩子可以當獸醫了。

孩子們竟然在問候我之時已經先後以實際行動表示,把錢匯入我帳戶...,真的「祝感心」。重點在她們懂得付出了,她們知道我在幫他們照顧愛貓,已經很盡力而這些額外的付出不該給我太多負擔的。

其實當媽媽的為孩子的付出何時在計較,但是他們這樣的反應真是讓我受寵若驚。原來孩子沒有白疼的,放手讓他們出去反而學到更多。

記得六年前得知小女兒可以得到獎學金赴美就學時,我十分掙扎,因為她才十六歲,在她離開前的那一年,我努力學著放手,眼看著她在學業與球賽雙重的負荷下跟時間跟體力交戰,就是盡量不幫她讓她學習自己該做的事情,深怕來不及教會她所有的事情,因為我知道出了門我就幫不了她,到時候一個人不知如何面對困難就更不容易跨越難關。轉眼間竟然也畢業了,剛成為社會人的她,選擇了一個特別的行業,成為一位職業的高爾夫球選手,這條路看似耀眼卻遠比一個普通的職業艱辛無比,但是她自己的選擇,我已經放手了所以她自己要面對自己的選擇。

在還是新手的階段收入不穩定,竟然慷慨的匯款給媽咪貓咪,開心的傻女孩。

姊妹一條心,從家裡搬出去兩年了,我已經是習慣了獨居,算是早早就對她放手了,從早期我帶著妹妹四處比賽時,她就學會一個人照顧自己了,雖然姊姊還在當她最後一年的大學生,偶爾用她的各種專業兼差,這次貓兒生病時,她在第一時間陪伴看獸醫更慷慨得幫忙付款,讓我心裡一陣溫暖安慰,這孩子也長大了。

無論如何,我看到了我放手的成果,讓孩子自己DSC_3438  走出一個正確的方向,懂得感恩懂得付出。

 

文章標籤

雅典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一年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來紐西蘭打工度假,你也準備好了嗎?

在接觸許多的背包客之後,可以聽到各種不同的理由觸使他們來打工度假。

無論是純粹要存錢、旅遊,或是因為生活一層不變,工作遇到瓶頸,還是想開拓眼界體驗不同的生活型態、...等,無論是什麼理由讓你放下手邊的一切背起背包走出你的舒適安全區,除了整理背包該帶的物品之外,心理也該先做好一定的準備吧!

IMG_0715  

想當一個背包客,至少心理也要先做好準備,才不至於買了機票、登上了飛機眼前真的只是白雲一片啊!

如果用「勇敢、無懼」來形容被包客應該是貼切的,除此之外就是事前自我準備工作和隨機應變的能力、還得準備好基本的旅行基金,還有一個快樂樂觀的心,可以勇闖人生的另一個境界。

如果你想當一個背包客,應該自我準備多一點、依賴少一點,定行程、找住宿,找工作...等,這些應該都是最基本的準備工作,如果是打工度假當然可以很隨興邊玩邊打工,但是對於最基礎的開端如辦理銀行開戶、IRD之類的小手續,對背包客而言應該都是最簡單的小事了,不然該如何面對未來一整個陌生的旅程呢?

在背包客棧是最好結交朋友的地方了,可以在此認識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這時候可真是出外靠朋友,認識不同的朋友就有不同的消息來源,這時候就知道會第二、第三種語言的重要性了。

這幾年科技進步一切都變得簡單多了,只要透過網路就可以有許多訊息,無論旅遊或是工作,但是有時候卻也不能全然依賴網路,一個成天等著電子郵件的回函找工作的,和另外一個直接走到工作現場的,誰先找到工作還不一定。

無論如何能走出來看世界都是好事,先看看世界地圖,再看看國家地圖,至少對整個地球位置有個概念,在提出問題問人家之前先問問自己,也許自己就能找到答案,人家告訴你的訊息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確,至少自己也能有些判斷能力,不是別人說了就對。(這可能是最可怕的錯誤)

更別忘了出了家門、國門之後,你已經不只是一個自己的身分,還是代表著你來自的家庭、家鄉、國家,所有的作為請三思而行,看你想被歸類成為哪一等人,作一個讓自己可以抬頭挺胸的遊世界的背包客。

 

 

 

文章標籤

雅典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使用手冊

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時,是否每個人都該付有一個使用說明書

先要給母親們一個媽媽手冊,讓媽媽們知道如何處理這個新生命,在心理、生理方面。

然後隨著年齡增長有個階段的使用和照顧指南,如何面對每一個層面的變化,而我們這前半段的人生很容易在自己努力長大,在成為人父母之間匆匆忙忙之間就過了大半輩子。

一個恍神開始感覺人生是怎一回事的時候,覺得已經開始走向盡頭。

年齡也許可以只是個數字,但是身體的狀況確確實實是一個存在的狀態,無論是好是壞還是一個身體狀況年齡,但是往往我們都忽略了,不懂得該如何變老,年齡不只是你自己覺得怎麼樣,不是別人怎麼看你,而我覺得應該是自己認真的面對了解自身的身體、心理狀況,進一步了解「老化」可能會產生的各種徵狀,承認並接受事實然後好好愛自己。

所以這個人生的使用手冊,看來還是得自己寫,慢慢的把所有的經歷填滿,從小女孩到大女孩,從學習、就學、就業,到結婚生子...到更年期、空巢期,到面對生理的老化和心理的變化,沒有使用手冊可以告訴你,沒有人會教你,一切都要自己面對學習。

為什麼想到這「人生的使用手冊」?

因為.......最近忽然察覺到自己的手指關節怎麼變大,難道是和外婆一樣的痛風?(這讓我想起老媽曾經有過這個疑問)

但是老媽終究還是沒得到答案。

可是我面對問題,一定要去找答案,所以預約了我的家庭醫師,順便把最近的種種問題一併解決。

醫生看看我的手指後,告訴我不是痛風。哈哈,太好了可以繼續吃香喝辣的。  

但是也給了我一個正確答案,並沒有比較開心,更有點像在我頭上打了一棍似的。

醫生他笑一笑的說 「Age」.....老化,這些症狀就是老化引起的。

沒什麼好擔心的.....就是老化,我好似還沒來得及學習面對自己的老化,原來的這裡痠痠,那裏痛痛的,也不以為意,總覺得休息休息,做做運動就會恢復的。但是經過醫生的判定後,好像這一切就是只會這樣開始走下坡了,除了面對、接受也別無他法。

學習慢慢變老吧!就這樣瞜!

還是要開心、要更認真又輕鬆的過日子。倒數計時開始.................DSC_0083

文章標籤

雅典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媽:妳怎知道我去澳洲、去美國會贏球?

提到參加這些比賽已經多年前的事情了,但是在今年最近一次回家來時,女兒Liv突然好奇的這樣問我。

我的答案是:我不知道!不知道妳什麼時候會打贏,但是我知道妳會贏,一定在某一天某一次比賽....,因為我相信妳有TALENT天賦,我知道妳很努力!

而且,妳有一天會走出自己的路,我會一直這樣相信著。

說這兩次比賽真可說是到目前為止,Liv她人生的轉淚點

去澳洲比賽,那真是第一次出國比賽,當然還是自費參賽,雖然在國內成績已經老是在甄選名單中,卻一直沒能得到脫穎而出的機會,只有老媽我堅持要給妳一個機會,至少走出去才能得到一些不同的經驗,眼界也才能更寬廣,至於比賽成績,好時說真的是志在參加,狀況不明也沒能有太多的期望。

一整個比賽的規模,就已經感到氣勢不同了,各個都是澳洲各省的菁英參賽,各選手之間多少熟絡,而我們還是沒見過世面的小咖,當然是新面孔。

記得妳怯懦懦的說:都沒人認識ㄟ。那時另一個家長說:只要妳們打好了,大家就認識妳們了。

果真這一語成真,第二天開始就有人來誇讚妳的表現,直到妳第一次把獎杯抱回家,還跨了塔斯曼海峽呢。

這一個獎杯讓你肯定了自己,從此拿獎對妳來說已經不是遙不可及,而更有勢在必得的壯志目標,這種信心才是比獎杯更重要的收穫。

美國的比賽也一樣,我們還依著妳的要求沒有寫任何一封信給任何一位大學教練 或和他們聯絡

因為妳說:你從來沒有打過美國的球場,不知道會打出怎樣的成績,這樣會是讓妳有壓力的,而且如果妳真的打好了,大家都會看到的。

而且,妳距離真的高中畢業還有2年半呢,一點都不急,我們真的只是去試試水溫而已,等明年再來!(當時2009年)

妳第一天就憑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在130名選手中打了第15名,第二天被追上來到了第30名,第三天是關鍵只取前30名進入第四場比賽,而這樣的壓力是妳尚未承受過的,所以就失手了,沒進30名都一樣啦!反正有100女孩跟妳一樣,也不用太難過,反正一開始我們都沒有真的期待任何結果。

多出來一天,就去聖地牙哥最有名的海洋世界好好玩一天吧!打過了就打過了,往前看吧。

報名比賽時順便報了另一個比賽,玩好了再繼續去試試。

沒想到正如妳說的,打好了就有人會看到,許多教練真得注意到了,尤其是一位特別的教練培普敦大學的教練,竟然在比賽第二天才開始就已經決定了,要延攬Liv進他們的大學球隊,也許是第一天的技術比賽時Liv的成績讓她很滿意,還有當初在前一場比賽時Liv的整體臨場表現,點亮了她的眼。

果真在第二天比賽拿到了第一名,贏了一場改變人生的球賽。

贏了4年的免費大學教育的機會,和4年大學高爾夫球的實戰經驗,決定了她走向這條特別的職業道路。

媽媽不知道妳什麼時候會贏球,我一直都在等待,相信不用太久的將來妳也能再抱回來獎杯。

媽媽學習著有耐心,習慣著沒成功的消息,相信總有一天等得到的。

媽媽知道妳已經一步一步的邁向妳的目標了。

 

雅典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2181

小女兒Liv忽然間想到說「應該做點什麼東西送山姆」,可是已經都沒時間了。(距離和他約的時間大約只剩兩小時,我看一下錶)

我不疾不徐的依舊悠閒地進去超市走走,看看有什麼可變通的。大概只有做餅乾來得及,也比較好看,開始思索著需要的材料和最快的步驟流程。

而她早就放棄這個念頭了,我看得出來的。

回到家,我馬上動手翻越甜點小書,比較一個需要最短的烤箱時間的食譜,找到一個看起來很營養的但是內容有些豐富,還好過程不是太複雜,但是我卻沒有全部的食材,不過還是決定試一試。

而我差點兒忘了妹妹Liv是超準時還須提早出門的,所以出烤箱時間是剛剛好,卻沒計算冷卻時間.....,而且妹妹的臉色...她一副不可思議的質疑,好像對我這多此一舉的「幫忙」很無奈(根本來不及的眼神),但是我這會兒已經決定一試,材料都在食物處理機裡了。

我不等她開口,用強勢的口吻對她說:「反正來不及就等回來再烤來自己吃啊!不礙妳事,妳別擔心」

餅乾食譜大改造,瞬間更改食材.....

加好了前三樣材料之後發現少這個缺那個的,只好從我的食物櫃裡找替換食材,又要不失原味,真是腦筋急轉彎大考驗,結果真是在最後一分鐘烤箱 BB 叫......烤出了一盤香噴噴的健康餅乾來。

孩子總是怕麻煩,再加上個性的差異和我不同不愛冒險,她凡事提早準備,不像我隨時都在轉不到最後不放棄,道出門前都要烤出盤餅乾來,竟然成了新寵

原始食譜:BOBBY'S PEANUT AND CHOCOLATE CHIP COOKIES

1  cup caster sugar                   1  杯  細白糖

1  egg                                      1  個  蛋

125 g butter, softened              125 公克室溫軟奶油

1  cup self-raising flour              1  杯 自發麵粉

1/2 cup chopped peanuts         1/2 杯切碎花生

1/2 cup chocolate chips            1/2 杯巧克力碎粒

1  cup rolled oats                      1 杯燕麥片

1  cup cornflakes                       1 杯玉米片

 

改良後的食譜:

1cup 杯 sugar 白糖

1 egg 蛋

125 g butter 室溫軟奶油

1 cup 杯 self-raising flour 自發麵粉 或是中低筋麵加2tsp baking power

1 cup (加滿各種堅果、葡萄乾、椰絲、蔓越莓乾、碎巧克力)將各種喜歡的食材加滿一杯

1 cup 燕麥片

1 cup 玉米片

烤箱預熱180度C 約烤10~12分鐘,依大小而增減時間

將糖和奶油先放入食物處理機裡攪拌至淡黃色,開始加入蛋繼續打,再將其他材料加入打勻後

用兩支湯匙將麵糊做成球狀放上烤盤,注意間隔距離,重點是都要一樣大

烤好後放涼後就變脆 

這餅乾銷路超好,創下在餅乾盒裡停留最短時間

 

ANZAC biscuit-----

BY Athena Lee

1       1 cup caster sugar                  

2       1  egg                                     

3       125 g butter, softened             

4       1  cup self-raising flour (or 1 cup flour and 2 tsp baking powder)

5       1/2 cup chopped walnuts, cashews

6       1/4 cup chocolate chips           

7       1/4 cup ( raisins and desiccated coconut )

8       3/4 cup rolled oats                     

9       3/4 cup cornflakes                      

10    2 Weet-Bix

  1. Put the sugar and egg into a food processor and process for 2 minutes until much lighter in colour.
  2. Add the softened butter and process until well combined.
  3. Sprinkle the flour over the top of the creamed mixture. And put all the ingredients on top of the flour.
  4. Pulse only until the ingredients have mixed.
  5. Place tablespoonfuls of the mixture onto a greased baking tray.
  6. Bake at 180C for 12 ~15 minutes or until the biscuits have browned. Cool on a cake rack.

DSC_2629  

 

 

 

 

 

 

雅典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國外生活多年,來自台灣的自覺依舊,由於環境不同,希望自己可以用比較寬廣的角度看事情。

這幾年無論在世界各國明顯的遇到「中國人」的機率增多,甚至到無所不在的地步。以往無論在哪一國都有機會遇上,唯獨在台灣是存在淨空。現在也沒了

移民國外遇到無論是中國來的移民或是旅客,比較有遠距離的置身事外的感覺,也許彼此都是站在他人的土地上那種共同感。

但是偶爾也會遇到些白目的賊,怎說呢?

這個中國廣州來的媽媽,跟著兒子學校的遊學團就來了,她是唯一的家長,說是好奇沒來過所以也來玩一玩看一看兒子的活動。(其實看來是來視察環境好送孩子出國吧!)

她說...

聽說毛利人都是政府在養的喔!?她們都不用工作光領政府補助過日子,怎麼這樣好,不過真是政府大負擔啊!

你們政府真好!!!妳幾歲可以領老人津貼啊?......

 

哇沙!我這個台灣紐西蘭人實在聽不下去了,讓我訴說實情吧!

 

沒錯,這個國家是很善待他們的原住民「毛利人」的,而他們也不完全都這樣的,雖然有一大部分是在這樣,生活散漫優閒感覺不求上進,但也不都是壞人啊?還是有優秀的、受教育的上進的毛利人。

倒是,最近忽然間全世界中國人爆增,雖然移民給紐西蘭帶來一些經濟投入,但由於移民政策不緊密,相對的也帶來許多負擔

怎說呢?

來一個年輕人,後面就跟了六個長輩.....,他們來領老人津貼、學生津貼、學生貸款.......還有幼兒津貼,白天在公車上會讓妳以為妳到了中國,全車都是中國老人,搭免費公車這頭到那頭去買把蔥也好,反正公車免費順便殺時間度日子容易些。

街上到處看到老人替人帶小孩在街上走,或橫著過馬路,白天超市搬買奶粉,讓正常上班族有錢都買不到,怎不讓這些洋人反感呢?

由於紐西蘭人口真的真的很少,只要隨便中國來個小村的人,就會讓紐西蘭覺得好多中國人,這是「比例」的問題,其實世界各地都一樣

照這樣下去我到了夠老的年齡,可能政府已經沒錢可以讓我領了。

妳覺得是毛利人利害還是中國人厲害?

是喔?誰跟妳這樣說?只有毛利人這麼敗國?什麼不恥之人都有吧!

原來她是轉訴著旅行團或是隨團老師傳遞給她的「訊息」

我這台灣人站在別人的土地上認真過日子,我愛這塊淨土才來的,我敢理直氣壯的敘訴實情,就看她聽得刺耳

真是所謂的「乞丐趕廟公」(台語)

 

 

 

 

 

雅典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練習果嶺旁的斥罵聲

 

 

曾經當了超過十年的高爾夫球桿媽,自從女兒轉職業選手之後,我也開始了打球了。DSC_1545     

最近傍晚時分偶爾會去打幾個洞

週五下午K也說陪我走走他也想看夕陽,當我走到第七洞我發的球旁,就聽到嚴厲的斥罵聲,環顧左右找找那聲音的來源,看到第九洞的發球台旁那練習果嶺,有對母女,那媽媽一身居家婦人穿著(連穿高爾夫球最低標準都沒有),還戴個草帽偌大的太陽眼鏡,根本就可說是潑婦罵街嘛!嚇死人了……..

我回過頭跟K說,看又一個好可憐的孩子喔!看到k驚訝的表情(原來那個瞬間,那女孩被裹了巴掌….)K直呼不可思議,怎會這樣?

 

聽一下那些斥罵的內容,恩!那可真是熟悉的語言中帶著陌生,是「中文」和某地方的方言,說到這指責的內容不外乎又是:你一點都不夠認真練球,以為我看不出來?你花我多少錢….成績不好…..

 

我實在聽不下去,可憐那個女孩罷了,又能如何。

這讓我想到另一個年輕一點兒的媽媽,記得是她先生要我勸勸她,別再逼他們可憐的女兒了。(他聽到我是過來人,他已經勸不動老婆了)

這媽媽跟我訴苦、告狀似的說,自己和全家人省吃儉用的,連個「包」都捨不得買的,就是把錢留給她女兒請最好的教練、買好球桿、還有出門比賽的旅費花用.......,可是她怎麼還只是這樣?不太進步,進一點又退下來…..如何如何的。

 

一番了解之後,真是讓我無言,她女兒才九歲,除了上學就是練高爾夫球,和找教練上課,從來沒參加過其他同學的生日派對或其他活動,而媽媽也因為她打球的關係,全家都以她打球為重,已經沒有其他生活重心和娛樂活動,連那年幼的小弟都只能跟著姊姊的行程而被忽略。

這位先生已經說不動他的太太,爺爺更為難,幫忙帶著弟弟,生活的開心時刻只有在女兒贏球的時候會發生。

 

這些媽媽的斥罵聲,真的會讓孩子把球打更好嗎?他們難道不會反抗嗎?

 

還有 請各位家長注意,這個國家是不准動手教訓孩子的,這是一個已開發的文明國家,這些舉動是犯法的。

 

 

文章標籤

雅典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練習果嶺旁的斥罵聲

 

 

曾經當了超過十年的桿媽,自從女兒轉職業選手之後,我也開始了打球了。DSC_1545     

最近傍晚時分偶爾會去打幾個洞順便看夕陽,也算是我練身體的一個方法。

週五下午K也說陪我走走他也想看夕陽,當我走到第七洞我發的球旁,就聽到嚴厲的斥罵聲,環顧左右找找那聲音的來源,看到第九洞的發球台旁那練習果嶺,有對母女,那媽媽一身居家婦人穿著(連穿高爾夫球最低標準都沒有),還戴個草帽偌大的太陽眼鏡,根本就可說是潑婦罵街嘛!嚇死人了……..

我回過頭跟K說,看又一個好可憐的孩子喔!看到k驚訝的表情(原來那個瞬間,那女孩被裹了巴掌….)K直呼不可思議,怎會這樣?

 

聽一下那些斥罵的內容,恩!那可真是熟悉的語言中帶著陌生,是「中文」和某地方的方言,說到這指責的內容不外乎又是:你一點都不夠認真練球,以為我看不出來?你花我多少錢….成績不好…..

 

我實在聽不下去,可憐那個女孩罷了,又能如何。

這讓我想到另一個年輕一點兒的媽媽,記得是她先生要我勸勸她,別再逼他們可憐的女兒了。(他聽到我是過來人)

這媽媽跟我訴苦、告狀似的說,自己和全家人省吃儉用的,連個「包」都捨不得買的,就是把錢留給她女兒請最好的教練、買好球桿、還有出門比賽的旅費花用.......,可是她怎麼還只是這樣?不太進步,進一點又退下來…..如何如何的。

 

一番了解之後,真是讓我無言,她女兒才九歲,除了上學就是練高爾夫球,和找教練上課,從來沒參加過其他同學的生日派對或其他活動,而媽媽也因為她打球的關係,全家都以她打球為重,已經沒有其他生活重心和娛樂活動,連那年幼的小弟都只能跟著姊姊的行程而被忽略。

這位先生已經說不動他的太太,爺爺更為難,幫忙帶著弟弟,生活的開心時刻只有在女兒贏球的時候會發生。

 

這些媽媽的斥罵聲,真的會讓孩子把球打更好嗎?他們難道不會反抗嗎?

 

還有 請各位家長注意,這個國家是不准動手教訓孩子的,這是一個已開發的文明國家,這些舉動是犯法的。

 

 

雅典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emp and Cheng share McLeod ALPG Pro-am title

http://alpg.com.au/news_article.php?id=3166&pid=1001

Liv 決定她的高爾夫球職業生涯要從澳洲開始打起,再回到美國繼續比賽,我尊重也認同她的決定。

澳洲對紐西蘭人來說雖然是出國卻又像是隔壁鄰居而已,大部份的文化習慣都相似,也許也覺得比較自在吧!就連澳洲的高爾夫球的職業賽都是紐澳一起排賽程一起算成績的。大部份的比賽都在春夏舉行,剛好是歐美的休戰季節,是很好的暖身起步。

而在Liv的高爾夫球比賽的歷史紀錄裡,澳洲是她開始拿獎杯的開始,那已經是2008年的事了,對她絕對是一個莫大的轉折點,從此比賽拿獎就成了「可能」之事,2009在紐西蘭和美國交出了漂亮的得獎成績,也因此榮獲高爾夫球獎學金赴美就讀大學,轉眼四年在美國為大學高爾夫球校隊效力,自2014年大學畢業後專心投入個人的高爾夫球職業選手準備。

這是她轉職業選手的第一個冠軍。

以下是轉載自在澳洲女子職業網站上對她的報導......

 

Date: 13th January 2015
By: ALPG

     

 

 

 

Kemp and Cheng share McLeod ALPG Pro-am title

 

 

 

After a dramatic finish to the McLeod Country Golf Club ALPG  Pro-Am, Australia’s Sarah Kemp and New Zealand rookie Liv Cheng will share the winners’ title. Heavy showers delayed the afternoon tee times by around 45 minutes which meant that both players finished in near darkness with 4 under par rounds of 70.

It was all hands on deck for the playoff, every vehicle in the car park was called to order to light up the 18th hole. The players went back to the tee to see if it was possible to play in order to get an outright winner. Even though it was almost completely dark, both players agreed to play,  hitting the green in regulation and two putting for pars.  After a brief discussion with all of the stakeholders it was agreed that there would be no further play and a tie would be the fairest result.

For Kemp it would be her first tournament victory on the ALPG since the 2010/11 season and she was delighted with the victory. “It is great to get back in the winners’ circle for sure. I have been playing some very solid golf the past few seasons without getting across the line so this is a real confidence boost heading into the season.” Kemp has spent the last few seasons splitting her time between the LPGA and Ladies European Tours, keeping her playing rights on both tours which is no mean feat. Many out there feel that Kemp is close to that big breakthrough and this victory could well spur her onto greater things in 2015.

For Liv Cheng, who turned professional in December 2014, the win is a fantastic boost to her fledgling career. Her compatriot Lydia Ko picked up her first professional victory on the ALPG tour at the Bing Lee NSW Women’s Open and Cheng will be hoping she can follow in Ko’s rather hefty footsteps. Her performance this week will almost certainly get her a start into next month’s RACV Ladies Masters, and will go a long way to getting her into the ISPS Handa Women’s Australian Open at Royal Melbourne in late February. Cheng and Ko played Junior Tasman Cup together and if Cheng’s form continues they may well be playing a practice round together at Royal Melbourne on the 17th February.

- See more at: http://alpg.com.au/news_article.php?id=3166&pid=1001#sthash.1TFu4eeb.dpuf

 

Date: 13th January 2015
By: ALPG
       

 

After a dramatic finish to the McLeod Country Golf Club ALPG  Pro-Am, Australia’s Sarah Kemp and New Zealand rookie Liv Cheng will share the winners’ title. Heavy showers delayed the afternoon tee times by around 45 minutes which meant that both players finished in near darkness with 4 under par rounds of 70.

It was all hands on deck for the playoff, every vehicle in the car park was called to order to light up the 18th hole. The players went back to the tee to see if it was possible to play in order to get an outright winner. Even though it was almost completely dark, both players agreed to play,  hitting the green in regulation and two putting for pars.  After a brief discussion with all of the stakeholders it was agreed that there would be no further play and a tie would be the fairest result.

For Kemp it would be her first tournament victory on the ALPG since the 2010/11 season and she was delighted with the victory. “It is great to get back in the winners’ circle for sure. I have been playing some very solid golf the past few seasons without getting across the line so this is a real confidence boost heading into the season.” Kemp has spent the last few seasons splitting her time between the LPGA and Ladies European Tours, keeping her playing rights on both tours which is no mean feat. Many out there feel that Kemp is close to that big breakthrough and this victory could well spur her onto greater things in 2015.

For Liv Cheng, who turned professional in December 2014, the win is a fantastic boost to her fledgling career. Her compatriot Lydia Ko picked up her first professional victory on the ALPG tour at the Bing Lee NSW Women’s Open and Cheng will be hoping she can follow in Ko’s rather hefty footsteps. Her performance this week will almost certainly get her a start into next month’s RACV Ladies Masters, and will go a long way to getting her into the ISPS Handa Women’s Australian Open at Royal Melbourne in late February. Cheng and Ko played Junior Tasman Cup together and if Cheng’s form continues they may well be playing a practice round together at Royal Melbourne on the 17th February.

- See more at: http://alpg.com.au/news_article.php?id=3166&pid=1001#sthash.1TFu4eeb.dpuf

雅典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1092

這兩次送機都是短暫...來不及感受離情依依

付了少少的停車費,就知道送機過程有多短暫。我還恍惚惚的不知該往哪兒去才是,想起來朋友建議我到附近買個很便宜的菜回家也好。

買了一朵大生菜,才發現回程的路已經被封了請改道,我就憑感覺走,這從來也難不了我的,有時候甚至懷疑自己腦子裡有指南針,但是今天怎麼走著走著,覺得自己繞道迷失了方向,忽然間感覺像我的人生一樣,不知這一直在行進的車子到底開往哪兒去,還好轉兩個彎又看到熟悉的景象,頓時找到該走的方向,真是連迷路都還稱不上,就瞬間又駕輕就熟的恢復自動駕駛般的感覺,但是我的人生呢?

這會兒送走的是小女兒Liv,不同於以往的是這次是「出國比賽.....去,是為自己去比賽」,我只有滿懷的祝福還是祝福,為她加油!

她已經長大了,也離開學校,自己選擇了人生的道路要為自己的夢想去打拼,而我...,真的幫不上忙,有些不習慣,怕連叮嚀都嫌囉嗦,沉默開車到達機場,一切流程就像用遙控器快轉一樣的順利完成。

也許,我們母女都知道我們是水做的,不要離情依依了免得被淚水淹沒。

過年前送走大女兒,大清早的連破曉時分都不是,天空依然灰暗,就讓我放她下車下行李,再來個快速擁抱掰掰啦!

說「媽咪,快回去睡覺,我又不是第一次去紐約」.......

我才睡著就爬下床送機,這會兒肚子餓卻沒有睡意,更不急著爬回被窩,就糊糊塗塗的自動駕駛著往回家的路上走,再看著天上灰色逐漸轉白的天空,閃起了看日出的念頭,就這樣一面對抗著飢餓的肚子想著對策,一路往東行。

忽然想到只有麥先生可解決我的問題,24小時得來速車道,這樣可以看著日出吃早餐。

而這些過程,好像上次我離開台灣時一樣,讓家人放我下車就好,不用送了不讓爸媽再陪伴....無論送到  哪兒都送不完,都得一個人走......

 

雅典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說傳統的習俗,就是所有的聖誕節裝飾得在一月五日的午夜之前全部卸下,才不會帶來厄運。

傳統是傳統,信不信由你啦!

而我呢,剛好下午看著今年那小小一棵可愛的聖誕樹,心血來潮想說一個空檔也該收拾收拾,回歸正常生活了,就這樣動起手,順便整裡一下。

接著就在電視上看到這則新聞,「最後一天收拾聖誕節裝飾啦!.....不然你會......」的新聞預告

看了夜間新聞之後,就說這是傳統習俗,要不要遵循傳統當然是看自己啦!

有人鐵齒覺得那就來試試看啊!到底會怎樣?

有人覺得聖誕燈很開心的氣氛,掛得好辛苦多放幾天又何仿?

傳統也好,打破傳統也好,開心就好啦!

 

 

 

 

 

 

 

雅典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在送妳走的時候,沒有給妳擁抱。

都不知道該如何跟妳說再見了,妳就輕輕的說要去朋友家...,雖然口裡還喃喃自語的說著到底到要不要做小蛋糕,但是我沒答腔

因為我還在氣,氣自己嗎?還是氣妳?氣自己比較多吧!

不管妳是否要做蛋糕,我已經沒有力氣答理了,剛剛已經在浴室裡哭腫了眼,不想再留妳了,又怎捨得妳走,尤其在這樣的雨夜,但是留了妳又如何,再委屈我自己嗎?

現在我只是個一無所有的媽媽,用盡了我能給你們的一切,連我的青春在內,而回過頭來我什麼也不是,成了一個總是思緒混亂連話都說不清楚,滿頭灰髮的媽媽

到底是哪裡錯了?從什時候開始的?哪一個抉擇做錯了?讓我努力了大半生卻在這裡跌到無盡的盡頭裡找不到出路

不該用這樣的方法把妳們教養長大?不該用盡我的生命去愛妳?讓我到頭來感覺一無所有,在我為你們感到驕傲的同時卻感覺不到自己。這叫我如何能驕傲的下得了筆寫得出過往的快樂!妳辭嚴義正的關心我,句句屬實讓我無言以對,無奈!但是如果讓我再來一次,恐怕還是改變不了愛妳的方式,也許我也會記得多愛自己一點點。

還是不該把妳們待到這個國度來?可是我還是覺得這裡的環境對妳們比較好.....

難道是根本就不適合為人母,總是被人說我幼稚.....

根本就不該走上婚姻這條路.....對我來說太沉重了

錯在哪?

無力感,我已經給不了你們要的了,對不起。

 

雅典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