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一次看到小女兒已經是近八個月以前的事了,好不容易盼到了她回家來,轉眼又要走了。

下一次呢?再下一次呢?

老闆知道女兒又快要走了,好意給我兩天假多陪陪她

其實呢!她們早已經離開這個家了!

forever

她們只是回來看看我而已,做個短暫的休息,很快的他們就再依著他們排好的計畫回到他們的生活方式去了。

所以她下一次何時再出現,停留多久?無論是怎樣的形式,都是她的行程,不是我的。

就算是大女兒只是搬離家30分鐘的路程,也是搬離家了。

離開家,在Kiwi的生活方式裡,這是一種成長獨立的象徵,大多的孩子16歲之後就可以離家了,但是因個人的種種需要而年齡和離家的時機有所不同。

離開家,孩子自由了,父母也自由了。

自從大女兒離開家好一陣子之後,我才好不容易開始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的安排,不再期盼著她回家,等待著她的動向後才安排自己的時間,除非那些習慣性的回家日期,我會特別安排做些她喜愛的菜,其他時候盡量不刻意把她列入我的計畫內,免得又失望又受傷,而這些都是多餘自找的麻煩。

逐漸地發現,她也歡喜我能有自己的安排,自己不同的朋友圈,似乎這樣能讓她在忙碌的生活中不用再多為我操心,雖然保持著距離而我們相聚的時間品質卻是更好,彼此的心更接近。

就算要請對方幫忙或一起約會,都是事先預約好日期時間,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時光。

即使是臨時決定匆忙得來個午餐的約會,短短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卻是分秒珍貴,談話內容也是廢話不多,多餘的叮嚀省去(媽要說得她都知道),聆聽和分享生活中的精彩片段,讓分秒都有價,擁抱溫暖而窩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離家 獨立 kiwi
    全站熱搜

    雅典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